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      欢迎您来到环境技术-专注可靠性和适应性试验领域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平台 > 会议

2019年环境技术研讨会落幕 2020/03/17 16:38:03

汇行业之智•启可靠未来 | 2019年环境技术研讨会落幕

  9月27-29日,2019年环境技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大会以“汇行业之智•启可靠未来”为主题,聚焦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工电子、材料等领域,就国内外新形势下环境可靠性行业前沿技术和动向进行深入学习和交流。会议同期举行首届环境可靠性试验先进设备及技术颁奖仪式。

1584432066113788.png

参会代表合影

  本次研讨会在国机集团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指导下,由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环境技术》主办,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历经五届的积淀与成长,环境技术研讨会已成为业内一张响亮的名片,成为环境可靠性行业备受关注的年度盛会!

1584432199135091.png

编委会主任张序星作大会致辞

  大会伊始,《环境技术》编委会主任、副理事长、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威凯检测副总经理张序星代表会议主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参会代表致以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国制造2025”强调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品牌是抓手。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是打造《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素,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质量提升离不开环境可靠性研究。在新形势下,希望通过大会的成功举办不断加强业内沟通,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环境可靠性试验之“露点温度”

1584432381693814.png

王树荣老师作关于“露点温度”的主旨演讲

  作为业内造诣深厚的前辈,某重点军工型号总质量师王树荣老师发表了《露点温度对环境可靠性试验的作用和影响》的主题演讲。他首先介绍了露点温度在标准GJB 899A-2009《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中地面移动设备、船舰设备和喷气式飞机设备中的规定,分析了露点温度在船舰设备和机载设备中规定的深层次原因。随后,他指出露点温度在湿热试验和可靠性试验中存在积水过多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王树荣老师的演讲为一线工作人员深入理解露点温度标准和要求,准确把握露点温度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


振动鉴定试验

1584432545223315.png

施荣明老师作关于“振动鉴定试验”的主旨演讲

  针对“振动鉴定试验”,原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施荣明副所长将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可能发生的振动破坏形式分两种:一次性破坏(故障、失灵或破坏)和结构疲劳破坏(不可逆性破坏)。完整的振动鉴定试验应包含振动功能试验和振动耐久试验,并从目的、量值、监测、持续时间、次序安排、建立功能试验时“工作”和“不工作”的包路线六方面介绍了振动功能试验及其正确操作方法。在振动耐久试验中,施荣明老师重点讲述了如何确定耐久试验量值和持续时间,为深入理解、开展准确、完整的振动鉴定试验提供了系统级认知。


环境工程学三原则之“科学性、实证性和应用性”

1584432701622755.png

胡志强教授作关于环境工程学“三性”原则的主旨演讲

  原航空部303所研究员胡志强教授重点强调了产品环境工程学的“应用性”原则。他指出在实践中常出现的问题:第一,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盲目地扩大应用性范围;第二,试验中发现问题,只是采取一些临时措施,缺少深入性的研究。或者发现问题,也提出一些好的创意,但没有坚持充分得实证,并应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最终半途而废。胡志强教授以气候试验中高风速、高变温速率下试验箱的 “流场设计”为例,演绎了“问题-理论-实践”的认知高度和解决问题方法。胡志强老师的演讲,建立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型环境试验系统构建与分析

1584432816881713.png

赵保平总工程师作大型环境试验系统构建的主旨演讲

  产品的快速发展促使国内大型试验系统增量建设,与此同时存在试验技术和方法不精准、试验系统整体指标不明确、产品要求直接用于试验系统、对用户要求理解不全不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赵保平总工程师从产品环境试验目的分析,追溯产品“源头”, 分享了试验系统的初步方案构想及其原则、多维度影响分析方法。针对三综合列出了问题清单与试验系统仿真,概述了系统技术成熟度的提高过程。他强调,环境试验系统的构建讲究“系统性”,便是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协调、匹配、兼容!


软硬件综合可靠性试验技术

1584432928813623.png

纪春阳主任作软硬件综合可靠性试验技术的主旨演讲

  新一代产品信息化集成度高,软件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室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是提升产品工作效能的基础和“倍增器”。以软件为主题的设计思想,是产品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五研究所科技委纪春阳常务副主任表示:目前由于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软硬件的可靠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分别进行可靠性试验和软件测试方法对产品的可靠性薄弱环节暴露不充分。为了解决该问题,软硬件综合可靠性试验技术便应运而生。他对软硬件综合可靠性试验剖面设计做了重点讲解


基于COTS产品的微纳卫星快速低成本试验方法

1584433076287492.png

杨勇副总师关于微纳卫星的主旨演讲

  近年来,微纳卫星发展迅速,凭借体积小、隐蔽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成为国防和情报领域的“新秀”。2019年8月,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带头编写的GB/T 38027-2019 《微纳卫星试验要求》国家标准正式获批,该项目荣获国防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在本届大会上,杨勇副总工程师结合微纳卫星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多角度分析了微纳卫星试验需求。他表示,传统卫星高成本、长周期,确保卫星高可靠性的试验模式不符合微纳卫星低成本、快速试验需求,也无法满足微纳卫星大批量的试验任务需求,应该根据微纳卫星技术特点和试验需求,建立微纳卫星特有的试验技术体系。杨勇就微纳卫星试验验证策略、与传统卫星试验策略不同之处以及COTS产品试验与可靠性保证进行了深入讲解,对国内微纳卫星用户、研制单位和试验验证单位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指导。


舰船通信装备典型环境解析

1584433247157449.png

罗建新副所长作关于船舶通信的大会演讲

  环境适应性是武器装备的一个重要质量特性,作为产品的质量卫士,做好环境工程对实现装备的实战化、打赢现代化战争具有关键性作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副所长罗认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体现在舰船通信系统中采用大量的新技术,但新技术是柄双刃剑,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有不稳定的隐患。舰船通信设备和系统在功能性能设计、结构强度设计以及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舰船的环境适应性,特别是倾斜摇摆、舰船冲击等特殊环境的适应性此外,需要进行试验验证其环境的适应性,保证舰船通信系统好用、顶用和耐用。


基于灰色理论的橡胶材料环境适应性表征

1584433359751822.png

王登霞博士关于橡胶材料的主旨演讲

  针对目前橡胶材料环境适应性表征现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王登霞高级工程师就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案流程、温度设计、表征参量设计以及灰色系统理论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关联度越小,对环境越敏感” 的判断准则,扩大了灰色理论的应用领域,丰富了环境试验数据处理体系,实现了试验温度的量化设计。通过灰色关联度计算赋值,构建了以压缩永久变形和压缩应力松弛为基准的密封制品寿命评估特性参数,丰富了典型弹箭密封材料及制品寿命预测体系,使预测结果更加可靠。 

  大会由《环境技术》执行主编、工业及日用电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熊素麟主持。会议得到了来自航空航天、电工电子、兵器船舶、车辆等近六十家科研院所、高校和领军企业的鼎力支持,逾百位环境可靠性与适应性领域专家、教授、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出席会议。


  大会现场对“2019年环境可靠性试验先进设备及技术评选活动”获奖单位及个人进行了表彰。

1584433602530166.jpg

首届环境可靠性试验先进设备及技术颁奖仪式

  会议期间,主办方还组织参会代表前往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进行参观学习,此次交流活动得到了杨朝晖副所长的盛情接待和热情讲解,使参会代表获益匪浅。

1584434219828554.jpg

会议组织代表们实地参观青岛海洋环境试验站

  新形势下,我国电子通讯5G、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轨道交通等领域正逐步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可靠性与适应性作为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一环,对提升装备质量、保障我国国家安全以及在新一轮的科技浪潮中占据制高点有着重要意义。

  本届环境技术研讨会正是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召开,会议搭建高层次行业对话平台,助力环境可靠性前沿技术、标准等全方位的深入学习和提升,引导行业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环境可靠性行业的健康高速发展。